云南大理网,每日更新最新大理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宾川新闻 >

拉乌乡走实生态扶贫路

标签:贫困 经济 生态 年来 核桃  日期:2017-08-26 03:16
拉乌乡党委的一位领导如数家珍地介绍,陪同我们采访的碧岭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丽友说,指导好核桃种植户开展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品种改良等提质增效工作,碧鸡村委会哨房五
 

打好生态牌 唱响绿色歌 拉乌乡走实生态扶贫路   “拉乌乡是一个彝族山乡,也是一个生态之乡,是国家环保部命名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全乡国土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为224平方公里。”8月2日,行走在拉乌乡碧鸡村哨房五组茂密的核桃林中,拉乌乡党委的一位领导如数家珍地介绍。“今年雨水特别调匀,拉乌核桃比往年结得都多,虫害也少,许多农户都生怕压断了树枝,尽力采取了措施,但仍有担心!”看着盛果期的累累果实,陪同我们采访的碧岭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丽友说。是的,走进拉乌,就是走进了生态拉乌、森林拉乌、绿色拉乌。拉乌乡历届党委、政府班子长期以来围绕生态作文章,以保护生态、走实生态经济为主,带领广大贫困群众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巩固壮大传统优势核桃产业,打好生态经济“主打牌” 拉乌乡一直始终巩固提升核桃传统产业,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50万元,指导好核桃种植户开展好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品种改良等提质增效工作。截止目前,全乡共种植核桃15万亩,户均拥有核桃150株,户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宾川拉乌核桃”已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云南省名牌农产品”。核桃产业已成为拉乌乡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助推器。 推行以煤代柴,保护拉乌生态 碧鸡村委会哨房五组村民向如兵向我们介绍:“以前10亩烤烟,要到山上驮五驮柴,500多公斤。实行以煤代柴四年来,每年用3000多个蜂窝煤,节约木柴2000多公斤。”四年来,该乡累计投入资金325万元,通过宣传引导、政府补助、严格执法等措施,在烟叶烘烤中推广“以煤代柴”,进一步增强广大贫困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更好地保护好宝贵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四年来共有效保护森林面积约1100亩,为群众节约工时费788万元。碧鸡村委会哨房五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向光成说:“我们乡实施‘以煤代柴’四年以来,政府有补助,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烤烤烟时即节约了成本,山也一年比一年绿。山上的菌子也好找了。”其次是认真落实各项生态惠农补贴。四年来,共向贫困户发放生态草原补贴180228元,生态公益林补贴129975元,525户贫困户户均受益590元。 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向丽友说:“随着四年来政府实行‘以煤代柴’以来,拉乌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生态拉乌的效益已经初步显现,野生菌多起来了。一些勤劳的村民在雨季靠捡拾菌子、找树花可以增加收入1到2万元。”在雨季野生菌盛产时节,鼓励引导农户上山采摘各种无毒野生菌出售,每年全乡390户贫困户均增收950元。拉乌乡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在新田竹林坡、来凤溪板房建立了“宾川县拉乌原生重楼种植基地”,在全乡推广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复合种养殖经营模式,为贫困户增收挖掘一条“绿色通道”。碧鸡村委会哨房六组李子勇说:“去年我家有20多棵青花椒开卖,卖了5000多元。今年比去年翻番,有40多棵青花椒,鲜货价格10元/公斤,预计将近1万元。”他家已经植下了4800株青花椒。该乡扶持引导贫困户种植林下经济重楼等中药材183亩、青花椒3000亩,并在适宜地区种植冬桃100亩,种植魔芋、马铃薯、蚕豆等短期作物1473亩。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连续多年举办“生态彝乡·美丽拉乌”系列文化活动,通过网络和自媒体,进一步扩大拉乌乡的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步形成文旅融合、商旅融合的格局。2017年的拉乌核桃旅游文化活动当天共吸引近万名游客到拉乌核桃谷游玩,实现经济收入20余万元。同时,积极打造土鸡、火腿、土锅底、观音莲等原汁原味的乡村土特产品,鼓励和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集生态观光、美食品尝、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使乡村农家乐逐渐成为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目前,全乡发展农家乐6户,年均接待游客达8000多人次,年收入共计20万余元,有效带动贫困户38户100余人户均增收3000余元。 目前,该乡正在实施拉乌罗成田樱花岭、核桃谷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努力将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在“绿色+”理念的指引下,努力将拉乌生态扶贫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记者 王云飞 通讯员 王 磊)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