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网,每日更新最新大理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永平新闻 >

棚改“花开”幸福来

标签:更加 改造 实施 房屋 话题  日期:2017-10-18 01:17
在永平棚户区改造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因为实施棚户区改造后的片区,,道路变通畅了,房屋变整洁了,景观更加靓丽,居住更加舒适,群众幸福感倍增
永平,棚户区改造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因为实施棚户区改造后的片区,道路变通畅了、房屋变整洁了,景观更加靓丽、居住更加舒适,群众幸福感倍增。 由于历史原因改造区共同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多数住房建于六七十年代,部分建于解放前,居民房屋普遍破旧拥挤、抗震性能差、安全隐患较大,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整体居住环境较差。“改造老城区,住上新楼房”是棚户区居民最大的梦想。

2013年以来,永平县以居民住房改造为主,配套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整治脏、乱、差,优化居住环境。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片区优先”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始终高标准抓好棚户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 “改造老城区,住上新楼房”是棚户区居民最大的梦想。

在车站路、新光东路等片区实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永平县将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采用“政企合作、成片统建、回迁安置”的办法,十车队片区实行统一回迁安置,原棚户区的47户居民彻底告别房屋破旧拥挤的历史,住进了温馨的“半山胜景”小区,人均住房面积由14平方米增加到39平方米。

东山河片区棚户区改造前,大多数房屋由于建盖年限长,普遍破旧简陋,多数是危房,且河道、道路周边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片区供水、排污、电力、卫生配套设不完善。通过棚户区改造实施危房重建25户、住房改造92户、住房排危加固69户、房屋拆迁28户,并配套实施东山河两侧道路、东山河县城段综合整治以及映月桥、新华桥等工程建设,并在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展示永平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脚步的区域。

在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永平县立足改善人居环境,认真研究解决“由谁来干”、“为谁而干”、“在哪里干”、“怎样来干”、“钱从哪来”、“如何干好”等问题。扎实做好民调、地调、房调等基础工作,为制定规划、拟定方案提供详实的数据。同时,高标准规划县城新区,高要求提升景观品位,高品位打造宜居环境,老城区和新区同步发展,这是永平城区建设的理念。切实加强工匠技术培训和项目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房屋和建设工程质量。

五年来,永平县投资9.83亿元,累计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7850户,完成5169户,在建2681户,累计完成投资7.85亿元,其中上级补助到位2.74亿元,银行融资贷款1.96亿元,其余资金由县级整合配套、群众自筹投入。

城镇棚户区改造的结果,带来棚户区基础设施、居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提升了城市形象;拉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居民幸福生活指数。目前,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小河流水、绿树环绕、灯光映城、宛转萦回,道路宽畅了、房屋安全了、环境优美了、生活便利了,一幅美丽的小城画卷,生动地描绘在博南大地、展现在永平人民面前。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