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网,每日更新最新大理新闻! 收藏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大理新闻 >

我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彰显地域特色

标签:改革 农村 试点 问 宅基地  日期:2017-05-13 04:38
严格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探索按年有偿使用和一次性有偿使用,规范管理,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退出管理办法
我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按“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发展理念和“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因地制宜,突出问题导向,正视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土地管理基础短板,不回避矛盾,针对旅游发展空间和群众生产生活空间高度重合、洱海保护和耕地保护压力巨大等实际问题,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与洱海保护治理、民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典型引路“带”动、落实责任“促”动、注重结合“撬”动,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今年2月底,澄清底数、出台制度工作全面完成,规划修编全面实施,制度试行积极推进,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搭建,农村建房宅基地审批取得、规划建设许可、竣工验收和产权登记全过程监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试点工作突出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呈现出七个方面的特点。

党委负责

强化保障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按照“省委直接抓、试点地方党委负责”的要求,省、州、市均组建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省、州党委政府、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多次实地检查指导,就相关问题及时作出批示,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大理州委各派出一名同志到大理市挂职全程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细化责任、健全机制、强化督查,按照“打牢基础、营造氛围、典型引路、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试点,群众对试点工作的理解不断加深,基本没有出现群众上访现象。为确保试点按计划推进,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市不等不靠,通过融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1.14亿元,专项用于确权调查、村庄规划修编、空心村整治、适应性调整、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整合项目、筹集资金共计1.6亿元实施环村林、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和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建设。

整治开路

夯实基础

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工作思路,我市全面打响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自2015年5月以来,三次全面叫停农村住房建设,实行“逐户建档立卡、及时分类处置、整村整改复工、现场挂牌公示”制度,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107起,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779户、24.7万平方米。通过依法严厉打击乱占乱建行为、坚决堵住违法违规建设蔓延势头、严格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整治工作中,我市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力争做到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建立一项制度、明确一个责任,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系列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机遇

全域试点

我市把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作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难得机遇,努力通过运用试点政策,着力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全域景区化、建设特色化、管理精细化”和“留得住美丽乡愁”的目标,让农村面貌得到改善、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银桥镇先行启动试点的基础上,从2016年1月起在全市111个行政村515个自然村全面推开改革试点。同时,针对试点工作的复杂性,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优选群众积极性高、村组干部能力强的22个自然村,从市级机关选调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改革举措率先落地、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洱海保护全面加强、村庄环境生态宜居、产业发展充满活力、乡村治理规范有序的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示范村,丰富农村综合改革内涵、完善改革内容、放大改革效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带动全市农村改革全面深入推进。

澄清底数

固定现状

为合理确定保障大多数农户利益的政策措施边界,我市科学规划村庄发展规模,精准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按照颁发产权证书的标准,完成了10.6万户12.6万宗宅基地的调查测量,全面准确掌握了全市农村宅基地用地规模、权属来源、分布特点、住房困难户用地需求、历史遗留问题类型及数量等详细数据。据此调查成果,围绕维护绝大部分农户权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目标,制定了不同历史时期宅基地遗留问题的分类认定标准和分类处置办法,界定了宅基地450平方米的登记发证上限标准,探索按年有偿使用和一次性有偿使用,确保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85%左右的农户可申领不动产权证书。

界定户宅

创新破题

我市在充分调研、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宅基地使用现状和地方传统习俗,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对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户”与“宅”标准进行了界定。同时,结合农村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42.97万人。以“人——户——宅”的认定成果为基础,解决了农村宅基地申请、使用、继承、转让等主体资格问题,为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分类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户”与“宅”认定破题,有效防止了家庭不合理分户挤占宅基地指标,全市农村住房困难户从8.5%下降到5.6%,在公平公正保障农民住房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了宅基地分配压力,对保护耕地、保护苍洱田园风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维护权益

规范管理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土地权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反映农民利益诉求,努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针对“取得困难”的问题,以突出申请资格认定、强化规划管控、淡化指标管理、改革审批方式、建立多元保障机制为重点,出台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指导意见》《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集中调整定点审批实施办法》和《村庄规划修编成果技术标准》。

针对“利用粗放和退出不畅”的问题,围绕闲置宅基地的利用,以宅基地退出和流转的范围、程序、补偿标准及资格条件为重点,出台了《农村宅基地退出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流转管理办法》和《空心村整治实施办法》。

针对“权能不彰”的问题,围绕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以有偿使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收益调节规范用途增加、加强民主管理、加快登记颁证为重点,出台了《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指导意见》《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及土地收益调节金收取管理使用办法》和《关于建立农村土地民主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同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针对“管理滞后”的问题,按照系统、协同、实效的要求,以细化标准、全程管理、信息共享为重点,出台了《农村住房项目建设审查审批若干意见》和《农村个人建房联审联批制度》,加快搭建宅基地管理、不动产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三大平台,将农村不动产登记与洱海周边客栈餐饮服务业管理有机结合,促进了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综合施策

统筹推进

采取“宅基地+”模式,积极整合国家、省、州在我市实施的10项涉农改革试点,统筹协调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结合多规合一试点,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与村庄规划全面修编无缝对接,明确各村利用环村路(林)划定村庄增长边界、留足生态环保用地、合理预留宅基地和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目前已完成环洱海148个自然村村庄规划修编。二是结合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指导132个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形成“党支部+代表(户长)会议+村民理事会”三位一体的组织格局,激发村民参与改革试点的热情,促进了村组主体作用的发挥。三是结合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及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启动房屋测绘61个自然村,测绘房屋7000余幢220余万平方米,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025本,市财政筹资500万元设立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风险基金,农房抵押贷款稳步推进。四是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途径,加快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制定《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总体规划》,努力用五年时间建设骨灰堂34座,实现全域覆盖,目前已建成使用8座,正在筹建12座。通过统筹考虑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突出改革试点的协同性,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争取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综合效应。

苍山叠翠绕绿水,烟波浩瀚载乡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方向和目标,坚定了创新实践、大胆探索的信心和决心,必将推动我市改革试点工作向纵深“试水”,为中西部资源禀赋差的地区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大理实践经验。

最近更新
热门排行

http://cs1j.com/传奇世界sf http://www.btfcs.com/传世私服 http://www.qpcsw.net/传世sf
推荐阅读